发布时间:2025-07-28 热度:
判断题
96.画家能够辨别出色彩的轻微变化,说明画家对色彩的差别感觉阈限高。( )
97.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绿色的后像,这叫正后像。()
98.歌词“最甜蜜的声音,快乐就要降临”体现了联觉现象。( )
99.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100.注视瀑布的某一处一分钟,然后看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物体有上升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诱发运动。()
101.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适应。( )
102.“一日三秋”“度日如年”是时间错觉。()
103.知觉和感觉都只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104.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
105.某人的感受性越差,则其感觉阈限越大。()
判断题
96.【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感觉的一般规律。差别感受性是指在感觉上,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题干中,画家能够辨别出色彩的轻微变化说明其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强,即差别感受性高。故表述错误。
97.【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感觉后像。感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负后像是指刺激后像与刺激的品质相反或互补的现象。题干中,红灯灭后,出现了绿色的后像,这是负后像。故表述错误。
98.【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还同时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题干中,由甜蜜的声音感觉到快乐就要降临是联觉的体现。故表述正确。
99.【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我们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时,其他事物就成了背景,反之我们选择另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时,原来作为对象的物体就会变成背景。故表述正确。
100.【答案】错误。本题考查运动后效。运动后效是指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题干中,注视瀑布之后看静止的田野,会觉得田野上的物体有上升的感觉,这是运动后效。故表述错误。
101.【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感觉适应的概念。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题干所述即为感觉适应。故表述正确。
102.【答案】正确。本题考查错觉。错觉是人脑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征,而出现的种种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条件具备,它就必然产生,主观的努力是难以克服的。题干中,“一日三秋”“度日如年”是关于时间方面的错觉。故表述正确。
103.【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感觉与知觉。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共性。二者的共性是:知觉和感觉都只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故表述正确。
104.【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有多种,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故表述正确。
105.【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感觉的一般规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受性越差,感觉阈限越大。故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