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1 热度:
判断题
126.我们在接触新朋友时,经常会出现刚打过招呼转头就忘记对方姓名的现象。这是由瞬时记忆容量小的特点决定的。()
127.记忆的储存是将外在刺激的物理特征转换成抽象的、便于储存的心理表征的过程。( )
128.记忆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
129.记忆恢复现象常常在下列情况中出现;儿童比成年人更普遍;学习难度大的材料比学习容易的材料更容易出现;学习得不够熟练的材料比熟练的材料更容易出现。( )
130.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所以意义识记的发生,必需的前提条件就是识记材料本身有意义。( )
131.四种记忆品质在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平衡、有差异的,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 )
132.有意义学习的材料,一般概念和原理比较容易遗忘,但具体事实不易遗忘。( )
判断题
126.【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瞬时记忆的特点。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瞬时记忆的时间极短,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消失。但瞬时记忆的容量较大,为9~20个比特。因此,题干中“瞬时记忆容量小”的说法不正确,题干所述现象应该是由瞬时记忆保持时间极短的特点决定的。故表述错误。
127.【答案】错误。本题考查记忆的概念。记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即编码—存储—提取。记忆的编码是将外在刺激的物理特征转换成抽象的、便于储存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储存是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故表述错误。
128.【答案】正确。本题考查遗忘的概念。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故表述正确。
129.【答案】正确。本题考查记忆的过程。记忆恢复又叫记忆回涨,是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这种现象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研究表明,记忆恢复的现象儿童比成人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容易的材料表现得更为明显;学习不充分比学习熟练时更容易出现,而且记忆恢复的内容大多数是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故表述正确。
130.【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意义识记的概念。意义识记是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发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有意义,学习者也能够理解;另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没有意义,但学习者人为地为其赋予了意义。故表述错误。
131.【答案】正确。本题考查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四种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对于每一个人的记忆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平衡、有差异的,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比如有的人记忆敏捷性、准确性强,但是持久性和准备性较差;有的人记忆敏捷性、持久性和准备性表现优异,但是准确性较差。故表述正确。
132.【答案】错误。本题考查遗忘规律。由艾宾浩斯、里德和泰勒等的研究资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遗忘是一种普遍的和自然的现象;②机械学习的材料,若无及时复习,其遗忘迅速且量大;③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具体事实比较容易遗忘,但一般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故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