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基础篇7
发布时间:2025-09-04

判断题

64.教学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切忌教学走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前面。( )

65.皮亚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进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66.皮亚杰认为顺应是量变。()

67.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义地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

6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时,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69.游戏中,幼儿通常“以物代物”“以人代人”,这属于练习性游戏。( )

70.皮亚杰的守恒实验主要考查儿童思维的可逆性是否形成,“三山实验”主要考查儿童思维发展是否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71.一般认为,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但面临新问题时往往会退回到具体运算阶段。()

72.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73.皮亚杰认为,儿童一般在小学阶段获得守恒概念。()

74.青春期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达到了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

判断题

64.【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正确的,但是“切忌教学走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前面”是不正确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此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故表述错误。

65.【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对个体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故表述正确。

66.【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同化指有机体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中的认知过程。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它不能引起图式的质变,但会影响图式的生长。顺应是有机体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通过顺应,有机体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皮亚杰认为顺应是质变而非量变。故表述错误。

67.【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其中,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为:①早期的信号功能;②泛灵论(万物有灵论);③自我中心性(中心化),即儿童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常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理解世界;④不可逆性;⑤不守恒;⑥刻板性(与“集中性”含义相同);⑦不能够推断事实;⑧不合逻辑的推理;⑨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题干中,2~3岁的孩子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着想。因此,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义地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故表述正确。

68.【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认知发展处于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故表述正确。

69.【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皮亚杰的游戏理论。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常见、最典型的游戏形式,也称为符号游戏,是2~7岁儿童的主要游戏形式。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客体永恒性能力的获得,儿童逐渐摆脱了对实物的知觉,从“以物代物”到“以人代人”、开始了以模仿和想象为主要特征的象征性游戏,如“过家家”“开火车”等游戏。练习性游戏是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也称为感觉运动游戏,是0~2岁儿童的主要游戏形式。他们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主要表现为简单、重复的动作。故表述错误。

70.【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守恒实验说明思维具有可逆性,思维的可逆性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在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中,2~7岁的儿童只能够注意到一种情境的一个方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问题。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证实阶段的进程会呈现出个体差异性,即有的儿童进入某一阶段先于或迟于其他儿童,年龄的表述只具有平均数的含义。在不同学科方面,认知发展也不尽相同。青少年一般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形式运算思维,社会科学领域的形式运算思维发展较慢。而且,同一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思维可能达到形式运算水平,但遇到新问题时,其思维可能又会退回到具体运算水平。由此可知,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但面临新问题时往往会退回到具体运算阶段。故表述正确。

72.【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上述观点的提出者是维果斯基,而不是皮亚杰。故表述错误。

73.【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①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②可逆性;③去集中化;④守恒;⑤分类;⑥序列化。其中,守恒指儿童能够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最突出的成就是获得守恒概念。故表述正确。

74.【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11~16岁的个体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够解决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这一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够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青春期学生正处于这一阶段。故表述正确。

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