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基础篇4
发布时间:2025-02-17
50.有一种课程类型,它强调学习者当下的直接经验的价值,主张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下列教育家与这种观点保持一致的有()。
51.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的不同,课程可分为()。
52.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下列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56.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从抽象到具体存在着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五种课程层次的是( )。
58.主张把课程重点放在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的是()。
A.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B.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50.【答案】BD。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经验课程又叫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经验课程强调学习者当下的直接经验的价值,主张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但是它容易导致学生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系统的知识学习。题干所述的课程类型是经验课程,杜威、克伯屈为此课程类型的代表人物。故正确答案为BD。
51.【答案】ACD。本题考查课程分类。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故正确答案为ACD。
52.【答案】ACD。本题考查综合课程的分类。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综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根据课程综合的程度不同,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故正确答案为ACD。
53.【答案】CD。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内容固有属性,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制的课程,即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活动课程又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故正确答案为CD。
54.【答案】ABC。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其中,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指的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具有隐含性。隐性课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观念方面、物质方面、制度方面及心理方面。选项中,师生关系属于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学校文化、班级氛围属于观念方面的隐性课程。故正确答案为ABC。
55.【答案】ABC。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故正确答案为ABC。
56.【答案】ACD。本题考查古德莱德关于课程的分类。古德莱德关于课程的分类包括以下五种。①理想的课程: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设计出来的课程。②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③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④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⑤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体验到的东西。故正确答案为ACD。
57.【答案】CD。本题考查活动课程。活动课程的局限性包括: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故正确答案为CD。
58.【答案】AB。本题考查课程理论流派。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其主要观点为:①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②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③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该以建设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题干中,“主张把课程重点放在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反映的即是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B。
59.【答案】AC。本题考查课程理论流派。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流派也叫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流派,具体包括:杜威主张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活动中心课程论);以奈勒、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课程理论;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故正确答案为AC。
60.【答案】ABC。 本题考查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学生和知识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①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③人类文化知识及科技发展水平。故正确答案为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