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篇8
发布时间:2025-09-11

71.某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察看期为1年。该学生痛定思痛,改过自新。几个月后,学校提前解除了处分决定。解除处分决定的做法属于()。

A.消退B.正强化

C.代价D.负强化

72.孩子的许多无理取闹行为,实际上是学习的结果。他们通过哭闹得到玩具等物品和家长的无端让步,实际上家长的让步行为有何作用?()

A.泛化B.消退

C.分化D.强化

7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整个观察学习过程就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不同示范而进行的。下列属于抽象示范的是()。

A.老师通过带领学生观看爱国题材电影学习榜样的行为方式

B.老师在讲授空间图形时,按照某个公式在黑板上演示几道例题后,学生就总结出这些例题所包含的定律,并按照老师的方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题

C.英语课上,老师在讲解前置词“on”时,一边说“on the desk”,一边附加往桌子上放东西的动作

D.某学生通过阅读报纸了解先进人物的思想理念

74.一位学生这样管理自己:“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玩。”这里他所运用的是()。

A.外部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D.负强化

75.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斯金纳B.普莱西

C.加涅D.布鲁纳

76.《周书 ·苏绰传》载:“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其中,“杀一利百”体现的是()。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77.下列关于教育惩罚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

B.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C.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D.多用施予式惩罚,少用或不用剥夺式惩罚

78.某班一周五天,每天上午第二节课都是英语课。每堂英语课开始时,老师都会给全班听写上节课学习的单词。久而久之学生都养成了课后复习的习惯。此案例中,英语老师的强化方法属于()。

A.定时强化B.定比强化

C.变时强化D.连续强化

79.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预设问题激发学生,并让学生预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

A.效果律B.准备律

C.练习律D.学习律

80.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是()。

A.操作行为B.工具行为

C,应答行为D.随意行为

71.【答案】D。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强化、消退、惩罚。其中,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该学生改过自新,学校解除了处分决定,即取消了厌恶刺激,增加了学生良好行为发生的概率,属于负强化。故正确答案为D。

72.【答案】D。本题考查强化的应用。强化是指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以使这一行为在未来发生的概率增加。奖励虽然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奖励的运用必须得当,否则便会强化不良行为。如小孩的许多无理取闹的行为实际上是学习的结果,因为他们通过哭闹能得到诸如玩具、冷饮等强化物。故正确答案为D。

73.【答案】B。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榜样示范的类型包括行为示范、言语示范、象征示范、抽象示范、参照示范。其中,抽象示范,即通过榜样的各种行为事例,传递隐藏在行为事例背后的道理或规范的方式。题干中,教师按照某些定理、公式在黑板上演示几道例题后,学生就总结出这些例题所包含的定律,并按照教师的方式解决同一类问题。即学生在观察教师的范例中获得了一定的规则原理,并将规则原理在新的情境中加以应用。故正确答案为B。

74.【答案】C。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自我强化是指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题干所述符合这一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

75.【答案】A。本题考查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由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首创,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当属斯金纳。故正确答案为A。

76.【答案】D。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题干所述意思是对于那些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不遵守道义的人,应当用重刑处死他,以此来警戒其他人不要做这样的事情。因此,“杀一利百”体现的是替代性强化。故正确答案为D。

77.【答案】D。本题考查强化理论对学习的意义。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运用惩罚时应注意:①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不能根除行为;②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③一般来说,要尽可能地少用惩罚,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④惩罚的运用应该及时,即在学生做出某种行为之后,立即给予惩罚;⑤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⑥多用剥夺式惩罚,少用甚至不用施予式惩罚。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78.【答案】A。本题考查强化程序。定时强化即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题干中,“每天上午第二节课都是英语课”,且每堂英语课开始时都会听写单词,这是固定的时段,属于定时强化。故正确答案为A。

79.【答案】B。本题考查桑代克的学习规律。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题干中,老师让学生预习,使学生在上课前有相关的心理准备,这属于准备律。故正确答案为B。

80.【答案】C。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其中,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故正确答案为C。

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