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4
发布时间:2025-09-12

多项选择题

162.下列观点与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观点在本质上一致的是(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3.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有()。

A.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或行为改变的过程

B.认为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64.下列有关负强化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有()。

A.负强化是教师给学生的负性关注

B.负强化使负性行为得以增加

C.负强化的目的是增加积极行为

D.运用负强化时,要使学生可以免去某项要求

165.一年级的班主任于老师看到小华的书桌上课本、文具盒摆放得非常整齐,就表扬了他。同时,于老师还让小华示范怎样把课桌上的东西摆放好,让全班同学向小华学习。小华高兴地边摆边说给同学们听。然后,于老师让全班学生开始收拾自己的课桌,同学们都把自己的课桌收拾了一遍,顿时班级的课桌上就比以前整齐多了。学生的观察模仿学习过程中包括哪些子过程?()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

C.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

166.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包括()。

A.学习是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形成条件反应的过程

B.学习的结果是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

C.学习是通过强化对行为加以控制,使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D.适当地对学生使用强化和惩罚程序,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16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

A.第一信号系统B.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系统D.无条件反射

168.以下选项中,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有()。

A.望梅止渴B.叶公好龙

C.画饼充饥D.谈虎色变

169.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下列关于观察学习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学习依赖于直接强化

B.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C.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D.观察学习是无条件的

170.下列教师的做法,明显符合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有()。

A.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B.发动全班学生为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鼓掌,并大声说:“×××,你真棒!”

C.让学生在作文课上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D.在班级中播放《最强大脑》后,发现学生们学习劲头猛增

171.行为主义教学观认为()。

A.学习是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学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

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172.数学课上,吴老师讲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后,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点,并让赵明同学上讲台做题。赵明同学板书十分规范,解答过程详细、正确。吴老师微笑地夸赞:“赵明真棒!其他同学也要注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书写格式。”上述教学案例中,吴老师采用了( )手段。

A.语言强化B.物质强化

C.标志强化D.练习强化

173.英语老师朱老师总是按照下课铃声及时下课,半年以后学生听到下课铃声就自发离开座位,让朱老师非常苦恼。在经常拖堂的历史课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这体现了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概念。

A.获得B.消退

C.分化D.泛化

174.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同的是()。

A.经典性条件反射先有刺激后有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先有反应后有刺激

B.经典性条件反射先有反应后有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先有刺激后有反应

C.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反应是被动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反应是主动的

D.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反应是主动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反应是被动的

多项选择题

162.【答案】AC。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榜样行为。A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如果管理者自身端正、能做出表率,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C项,“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强调老师是身正仪端并重视情感礼仪的人。A、C两项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观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故正确答案为AC。

163.【答案】ABC。本题考查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有: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或行为改变的过程;认为这种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故正确答案为ABC。

164.【答案】CD。本题考查负强化的应用。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因此,运用负强化时,是撤销不愉快刺激,即要使学生可以免去某项要求或中止某项不愉快的任务。同时,负强化的结果是增加积极行为出现的概率。故正确答案为CD。

165.【答案】ABCD。本题考查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①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过程。②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境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的过程。③再现(复制)过程: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化为外显的行为的过程。④动机过程: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过程。题干中,老师让全班同学向小华学习,体现了注意过程;同学们听小华介绍然后收拾自己的课桌,体现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和再现过程;老师表扬了小华同学,给大家提供了动机,体现了动机过程。故正确答案为ABCD。

166.【答案】AB。本题考查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形成条件反应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就是消退现象。故正确答案为AB。

167.【答案】AB。本题考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条件反射是指人和动物后天通过学习形成的反射。第一信号系统指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具体刺激。题干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是被蛇咬过后,看到井绳也会害怕。这种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同时,“井绳”是一种具体实物,属于第一信号系统。故正确答案为AB。

168.【答案】ACD。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选项中,“望梅止渴”字面上的意思是人看到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可以止渴,而人只有吃过梅子,知道梅子是酸的,才会在看到梅子时分泌唾液;“画饼充饥”意为用画出来的假的饼解除饥饿,而人只有知道吃饼可以果腹才能用假的饼骗自己;“谈虎色变”意为只要谈及老虎,就紧张得连脸色都变了,而人只有了解到老虎的危险才会如此害怕它。这三项强调的都是后天学会的反射,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故正确答案为ACD。

169.【答案】BC。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在自己尚未表现行为时就已经学会如何去做,这样就可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第二,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而是靠间接强化,即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受到强化的过程,而使自己的行为反应得到增强。第三,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观察者需要调动记忆和表象等内部心理活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第四,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模仿只是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动作的机械复制,而观察者在观察动作的基础上除了模仿还会进行思考和总结,概括行为的规律,因此观察学习往往具有创造性。A项错误,B、C两项正确。观察学习是有条件的,如观察者的特征、榜样的特征、行为的特征、强化等。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C。

170.【答案】BD。本题考查行为主义教学理论。B 项,发动全班学生为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鼓掌并对其进行表扬,这种做法符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属于正强化。D 项,播放《最强大脑》使学生学习劲头猛增,这是学生因观察榜样行为而受到强化,体现了班杜拉的替代强化理论,该理论属于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故正确答案为BD。

171.【答案】ABCD。本题考查行为主义教学观。行为主义将学习看作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认为学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变化,因而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故正确答案为ABCD。

172.【答案】AD。本题考查强化的类型。强化是指通过某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语言强化是教师运用语言,即通过表扬鼓励、批评惩罚等方式来强化教学的行为。题干中,吴老师在赵明做题后表扬了他,采用了语言强化。练习强化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经过练习而强化知识技能的行为。题干中,吴老师在讲授完知识后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点,采用了练习强化。故正确答案为AD。

173.【答案】AC。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包括:获得、消退、刺激泛化以及刺激分化。其中,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中性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中性刺激获得信号意义成为条件刺激的过程,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题干中,英语老师朱老师总是按照下课铃声及时下课,半年以后学生听到下课铃声就自发离开座位,体现了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即条件反射的获得。刺激分化指的是有机体学会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做反应。题干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听到下课铃声就自发离开座位,而在经常拖堂的历史课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面对相似情境时能做出不同反应,体现了刺激分化。故正确答案为AC

174.【答案】AC。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刺激和反应的顺序不同,主被动特征也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先有刺激再有反应,是有机体被动做出的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先有反应再呈现刺激强化.是有机体主动做出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AC。

 

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