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注意——拓展篇2_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

注意——拓展篇2

注意——拓展篇2..

0755-21049801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分享:

注意——拓展篇2

发布时间:2025-08-07 热度:

多项选择题

63.下列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属于主体状态方面的是( 。

A.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B.鹤立鸡群、月朗星稀,这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C.相对于刻板、司空见惯,新奇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无意注意,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很快就会消失

64.下列现象属于注意的外部表现中适应性运动的表现的有()。

A.举目凝视B.心跳加速

C.侧耳倾听D.屏息

65.下列关于注意分配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有()。

A.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B.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各种活动在经验中已形成了巩固的联系

C.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达到自动化程度

D.把注意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比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活动上更为困难

66.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的区别在于()。

A.前者符合任务的要求,后者偏离了任务要求

B.前者是积极的、主动的,后者是消极的、被动的

C.前者是由于对象的变化,后者是由于个人的努力

D.前者持续时间较长,后者持续时间短暂

67.下列关于注意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王老师突然中断讲课,是为了引起分心学生的无意注意

B.张老师在板书时使用彩色粉笔,是为了清晰醒目地突出重点,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C.学生的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D.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有利于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68.刺激物的特点、学生本身的状态、学生的精神状态等均对学生的无意注意起着很大作用。教师要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应做到()。

A.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知识水平一直保持稍大于学生接受水平的难度

B.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级特征采取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C.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

D.教学活动的组织必须严格遵守学生作息制度,防止学生出现过度疲劳

判断题

69.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无意注意的产生作用更大。()

70.对活动的浓厚兴趣和活动的自动化是有意注意形成的两个条件。()

71.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新异性。()

72.学生上课时,时而看教材,时而看教师,时而看黑板,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 )

73.注意衰减理论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

74.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外部表现来推断他的注意情况,但是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多项选择题

63.【答案】AD。本题考查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人的主观状态对无意注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需要和兴趣;②情绪;③知识经验;④期待。选项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属于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主观条件当中的期待因素。A项正确。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无意注意,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很快就会消失,其中知识经验属于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D项正确。B、C两项属于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B、C两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D。

64.【答案】AC。本题考查适应性运动。适应性运动的表现为:当人们注意某一事物时,有关的感觉器官会做出积极性调整以朝向刺激物。例如,注意听声音时,把耳朵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即“侧耳倾听”;注意看某个物体时,会把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盯着看,即“目不转睛”“举目凝视”;注意思考某个问题时,常常紧皱双眉,低头沉思。A、C两项正确。“心跳加速”“屏息”属于生理活动的变化。B、D两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C。

65.【答案】ABCD。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构成注意分配的条件有: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各种活动在经验中已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以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达到自动化程度。另外,把注意分配在几种智力活动上比分配在几种动作技能活动上更为困难,且活动的难度越大,分配越困难。故正确答案为ABCD。

66.【答案】AB。本题考查注意的转移与分散。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虽然二者都是注意对象的更换,但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符合当前的目标和需要。注意的转移是在活动需要的时候,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代替;而注意的分散则是在需要注意稳定的时候,受到无关刺激物的干扰,使注意中心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前者是积极主动的,后者是消极被动的。故正确答案为AB。

67.【答案】ABC。本题考查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A项,“王老师突然中断讲课”,学生事先并不知晓,没有目的,并且突然间被教师的行为所吸引,不需要意志努力,故引起的是学生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产生的客观条件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B项,利用彩色的粉笔属于利用刺激物的对比,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C项,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包括:①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②对活动的合理组织;③对活动的间接兴趣;④主体的意志努力。间接兴趣属于学生带有目的性的兴趣,这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A、B、C三项正确。学习是一种长期、艰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仅仅凭借学生的无意注意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促使学生自觉地通过意志努力克服困难,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D 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C。

68.【答案】BCD。本题考查无意注意的规律。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的要求包括:①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②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③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④严格遵守学生作息制度,防止学生过度疲劳。B、C、D三项正确。A项,教学内容的知识水平应与学生的接受水平相适应,不应高于或低于学生的接受水平。故正确答案为BCD。

判断题

69.【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产生的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刺激物的对比;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④刺激物的新异性。无意注意产生的主观条件即人当时的需要。其中,刺激物的强度分为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两种。就刺激物的强度而言,强烈的刺激物固然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无意注意时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强度是这个刺激物与其他刺激物的强度相比较而言的。一个强烈的刺激物如果在其他强烈刺激物构成的背景上出现,就可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一个不甚强烈的刺激物,如果在没有其他刺激物的背景上出现,则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在喧嚣的地方,甚至很大的声音也不会使人们注意;而在寂静的夜晚,轻微的耳语声,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无意注意产生的作用更大。故表述错误。

70.【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有意后注意的产生条件。有意后注意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有意注意发展而成的更高级的注意。在有意注意的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必须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随着活动的变化,人们会慢慢对活动本身也产生兴趣,即产生了直接兴趣,主体对困难的承受程度会随之提高,因而就不再感到困难,维持这种注意也就不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了,有意注意就转化成了有意后注意。另外,有意后注意使认知活动自动化,使学习者长久地加工信息而不觉疲劳,可以高效率地掌握材料。所以,对活动的浓厚兴趣和活动的自动化是有意后注意形成的两个条件。故表述错误。

71.【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对比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是指新颖的,异乎寻常的刺激物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比如穿着奇装异服容易吸引注意。刺激物的对比是指某一种刺激物在强度、雌离、大小、形状、颜色、声音等方面与周围其他事物具有显著差异,形成强烈对比,就容易引起无意注意。题干中,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利用的是刺激物的对比。故表述错误。

72.【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可以分为狭义的注意稳定性和广义的注意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当注意的对象和行动有所变化时,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题干中,学生上课时,时而看教材,时而看教师,时而看黑板,虽然注意对象不断变换,但是所有这些都服从于上课这一总任务,体现了注意的稳定性。故表述正确。

73.【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注意的理论。注意衰减理论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因而,对外界的信息必须经过衰减装置加以调节。该理论认为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故表述正确。

74.【答案】正确。本题考查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外部表现是研究注意的重要指标,据此可以判断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注意力集中。但是,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例如,有的学生课堂上貌似注意听讲,装出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实际上是心不在焉或“想入非非”。这就说明判断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既要观其“形”又要看其“神”。故表述正确。

 


关闭窗口
上一篇:注意——拓展篇1
下一篇:情绪——基础篇1

相关阅读

情感——拓展篇2
情感——拓展篇2

情感——拓展篇2...

情感——拓展篇1
情感——拓展篇1

情感——拓展篇1...

情感——基础篇2
情感——基础篇2

情感——基础篇2...

情感——基础篇1
情感——基础篇1

情感——基础篇1...

官方微信公众号

集团总部0755-21049801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

服务部0755-21018135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

市场部0755-21049801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