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7 热度:
单项选择题
51.科学家在做科学实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上,与实验无关的其他人和物,都排除在他的意识中心之外。这体现了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
C.恒常性 D. 整体性
52.王老师在班会课上强调:“当你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时,你自然而然地就会排除那些影响你听课的因素,学习效率必然会提高。”王老师的话表明了注意具有()。
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D.监督功能
53.小明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一本课外书,没有听到上课铃声。从注意的角度看,维系小明心理活动的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 随意注意
54.假设你在参加一个宴会,凑巧右手边坐着一个推销员,他在销售多个品牌的真空吸尘器,向你详细描述各品牌的优缺点。你听着右手边喋喋不休的废话,还意识到左手边有两个人在交谈,而且他们的交流有趣得多。他们正在谈论你的一个熟人,但所说的事情,你闻所未闻。你发现,你在敷衍右手边那个推销员的同时,还努力跟踪左手边两个人的交谈。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具有()的功能。
A. 自动化 B.识别重要客体和事件
C.选择性注意 D.分配性注意
55.小学生的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都( )
男生。
A.低于B. 等于
C.高于 D.有的高于,有的低于
56.一位同学因学习外语需要背诵大量的单词而感到枯燥乏味,但由于认识到学习外语对考研究生的重要性,从而坚持把外语学习进行下去。这说明( )。
A.稳定的间接兴趣有利于有意注意的维持
B.意志努力是有意注意维持的基本条件
C. 活动的合理组织有利于有意注意的维持
D.知识经验有利于有意注意的维持
57.“载歌载舞、自弹自唱”容易完成,而“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却很难做到,这说明( )。
A.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中只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注意的分配才能实现
B.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或通过练习建立某种反应系统,注意的分配才能实现
C. 知觉对象越相近,排列越集中、越有规则,注意的分配就越容易实现
D.注意的分配与活动性质有密切关系
58.以下不属于影响注意转移难易和速度的主要因素的是()。
A.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B. 新事物的性质和意义
C.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 D.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59.注意可以从状态、分配和过程三方面来描述。下列关于注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学生维持一种预期态度、警觉信息和不分心时,他处于注意状态
B.人的注意同人的短时记忆一样,容量有限
C.学生可以将注意能量分配给特殊任务,而且可以指引注意选择性地加工某些信息
D.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技术去控制学生的注意
60.有的学生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提问,但始终注视着教师。这种注意属于()状态。
A.真正的注意 B. 表面上的不注意
C.表面上的注意D. 真正的不注意
61.多条通道的信息能够进入意识领域得到知觉加工和识别,信息的选择依赖于刺激的知觉强度和意义。以上是()对注意的机制的解释。
A.双重加工理论 B. 资源限制理论
C.过滤器模型理论D. 晚期选择理论
6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防止学生分心,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下列做法与此相符的是( )。
A.在夏天日晒时拉上窗帘B. 在板书时突出重点
C.讲解时伴以适当的手势D.适时表扬学生
单项选择题
51.【答案】B 。本题考查注意的特点。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其中,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明晰的反映。题干中,科学家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上,从而排除了与实验无关的事物的干扰,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故正确答案为B。
52.【答案】A。本题考查注意的功能。注意的选择功能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注意,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或活动,同时抑制和排除那些无意义的、无关联的,亦即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无关的事物或活动。题干中,王老师认为当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就可以排除外界干扰因素,这表明人们会选择有意义的事物,而排除无关的因素,体现了注意的选择功能。故正确答案为A。
53.【答案】C。本题考查注意的种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中,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小明津津有味地读一本课外书,没有听到上课铃声,说明他沉浸在课外书中,这种活动不需要意志努力来维持阅读,因此属于有意后注意。故正确答案为C。
54.【答案】C。本题考查注意的类型。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题干所述的在分心于其他交谈的情况下追踪某个交谈的过程是“鸡尾酒会效应”,即在一个嘈杂混乱的鸡尾酒会中,不需要竖起耳朵,不需要乐队降低音量,也不需要其他来宾闭嘴,你只需控制自己注意的焦点就可以在嘈杂的噪声中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鸡尾酒会效应”在认知心理学研究者眼中是一个十分有趣且值得研究的选择性注意现象。故正确答案为C。
55.【答案】C。本题考查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小学生中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都高于男生。故正确答案为C。
56.【答案】A。本题考查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①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②对活动的合理组织;③对活动的间接兴趣;④主体的意志努力。其中,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活动的结果有兴趣。题干中,这位同学坚持把外语学习进行下去的原因是认识到学习外语对考研究生的重要性,这是对外语学习的间接兴趣,而且是稳定的间接兴趣。因此,稳定的间接兴趣有利于有意注意的维持。故正确答案为A。
57.【答案】B。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其中,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当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时,个体就可以集中大部分精力去关注比较生疏的活动,保证几种活动同时进行。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有联系的活动才便于注意分配。这是因为活动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形成固定的反应系统,经过训练就可以掌握这种反应模式,同时兼顾几种活动。题干中,“载歌载舞、自弹自唱”容易完成是因为借助了活动间的内在联系或人为建立起活动间的联系,以达到注意的分配。而“一手画圆,一手画方”这两个动作没有联系,所以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故正确答案为B。
58.【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注意转移难易和速度的主要因素。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包括: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个体对原活动兴趣越浓厚,注意力越集中,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②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如果新的注意对象能引起个体的兴趣,或能够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实现。③明确的信号提示。在需要注意转移的时候,明确的信号提示可以帮助个体的大脑处于兴奋和唤醒状态,灵活迅速地转换注意对象。④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神经类型灵活性高的人比灵活性低的人更容易实现注意的转移,自控能力强的人比自控能力弱的人更善于主动及时地进行注意的转移。A、B、D三项均属于影响注意转移难易和速度的主要因素。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属于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C 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59.【答案】D。本题考查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教师只可以通过教学技术引起、引导学生的注意,但不能控制学生的注意。D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60,【答案】C。本题考查注意的外部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表现为四种状态;真正的注意和真正的不注意;表面上的注意和表面上的不注意。其中,表面上的注意外表上看是在注意听讲,实际上智力活动不积极、懒惰,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回答不出问题。题干所述的注意属于表面上的注意。故正确答案为C,
61.【答案】D。本题考查注意认知理论。晚期选择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多条通道的信息全部能够进入意识领域得到知觉加工和识别。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意义分析后,根据外界刺激的重要性来选择反应。人对之做出反应的事物,即为受到注意的对象;其余未被注意的对象,虽然进入意识领域,但由于存在着更为重要的刺激,因而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工,人就未对之做出反应。如果随后输入的信息比先前输入的信息更为重要,人就会选择新的反应。这个模型假定,外界输入的信息到达长时记忆并激活其中的项目后,竞相争取工作记忆给予加工。这个模型强调中枢控制过程,认为注意的选择就是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中枢控制的一部分。注意的选择以知觉的强度和意义为转移。故正确答案为D。
62.【答案】D。本题考查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有意注意,应注重:①明确学习的目的。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合理组织课堂教学。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了避免学生分心,还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包括:预先控制、信号控制、提问控制和表扬控制。其中,表扬控制是指不失时机地表扬专心听讲、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给分心的学生树立榜样。同时,适当地对分心的学生进行批评,也可起到加强有意注意的效果。因此,适时表扬学生是运用表扬控制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