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3 热度:
146.关于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比重随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B.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比重是固定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
D.附属内驱力在儿童早期最为突出
147.下列学习动机理论的观点中,属于认知观点的是()。
A.成就动机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
C.动机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
148.期末考试渐渐来临,中学生小王有些焦虑。下列选项中,对其期末备考阶段自我效能感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A.小王期中考试的备考经验及成绩
B.同班同学的备考情况
C.好朋友对小王备考情况的评价
D.备考阶段的情绪状态
149.兰兰学习能力很强,但在学业上并不刻苦。在最近一次考试中,兰兰的成绩不理想,她认为是自己运气不佳及老师改卷太严导致自己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同桌小云学习能力较弱,但学习很刻苦。在这次考试中,她取得和兰兰一样的成绩。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兰兰将自己的考试成绩不佳归因为外部原因时,则较少产生愧疚感
B.能力高但不努力的兰兰应受到高评价
C.能力弱但努力的小云应该受到低评价
D.学生对成败的自我归因未必正确,教师应注意了解及辅导
150.茗茗上大学后,参加了学校的记者团,但接连几次撰写学校重大活动的采访稿都被部长退回重写。渐渐地,茗茗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疑问,对原本感兴趣的工作丧失了信心。茗茗的这种状态主要表现为()。
A.学习动机降低B.认知出现障碍
C.情绪失调D.个人成就感低
151.下列不同目标取向的学生与关注学习任务情况对应正确的是( 。
A.具有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关注是否能掌握学习任务,而不是和他人相比
B.具有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关注能否通过学习任务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C.具有逃避失败目标取向的学生关注如何避免失败,较容易放弃学习任务
D.具有趋于成功目标取向的学生关注如何成功,经常选择完成高难度的任务
152.有句俗话说得好:“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它喝水。”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地好学、乐学应成为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是()。
A.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
B.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
C.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D.运用强化、惩罚等措施
153.个人的性格、气质属于()。
A.内部归因B.外部归因
C.稳定归因D.非稳定归因
154.下列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属于积极反馈的有( )。
A.下一次试着做得更好
B.这表明你真的努力了C,在写之前好好想想
D.每一栏你减得都很正确,但你忘了从十位借一
155,一位物理教师在讲光电效应前,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路边上的电灯怎样才能够做到不用人管,天一黑就都亮了,天一亮就都灭了?”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此材料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是()。
A.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
B.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往意
C.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利用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156.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
B.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
C.改变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D.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欠缺
判断题
157.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决定新的学习速度的快慢。( )
158.与远景性动机相比,近景性动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都比较低,容易受到一些偶然因素或情境变化的影响。()
159.某学生因对“必须每天坚持一定量的跑步,且坚持半年以上”的要求感到困难而放弃了瘦身计划。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该学生对瘦身的结果期待低。()
16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要让那些因成功而期望过高的优秀生不断提高期望值,要让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学生适当提高期望值。()
161.个人对行为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减少时,成功的诱因值也会减少。( )
146.【答案】ACD。本题考查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属于社会动机的一种,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一般来说,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C 项正确。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学生努力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D项正确。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因此,三个组成部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比重随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A项正确,B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CD。
147.【答案】ACD。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理论。关于学习行为是如何受学习动机影响的,人们的看法大致可以归为三类:①强调诱因的直接作用,如斯金纳的强化论,属于行为主义观点。②强调需要的直接作用,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人本主义观点。③强调需要和诱因并不产生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学生对需要、诱因以及与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因素的意识和思考做中介而起作用,如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等,属于认知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CD。
148.【答案】ABCD。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成败经验(最重要的因素);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选项中,小王期中考试的备考经验及成绩,属于过去的成败经验;同班同学的备考情况,属于替代性经验;好朋友对小王备考情况的评价,属于言语信息;备考阶段的情绪状态,属于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中的情感状态。故正确答案为ABCD。
149.【答案】AD。本题考查成败归因理论。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了关于归因的三个基本结论:①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会让人感到愉快,努力而失败的人应受到鼓励,不努力而失败会让人感到愧疚。②在取得同样的成绩时,能力低者应得到更多的奖赏。③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应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但不努力的人则应受到最低评价。题干中,能力弱但努力的小云应该受到高评价,能力高但不努力的兰兰应受到低评价。B、C两项错误。另外,将失败归因为外在因素一般会产生较少的愧疚感。A项正确。同时,对于兰兰,教师应该引导其进行正确归因。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D。
150.【答案】ABC。本题考查习得性无助。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习得性无助主要表现为:①学习动机降低;②认知出现障碍;③情绪失调。题干中,茗茗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是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因此,茗茗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和情绪失调。故正确答案为ABC。
151.【答案】ABC。本题考查成就目标理论。德韦克等人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成就目标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业目标取向可以分为两类: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具有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其学习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关注是否能掌握任务,而不是和他人相比。具有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更关心的是能否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更多地关注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在比赛中获胜,在竞争中超越他人。具有逃避失败目标取向的学生关注如何避免失败,在屡次失败的情况下,持这种取向的学生最容易放弃学习任务。A、B、C三项正确。具有趋于成功目标取向的学生关注如何获得成功,会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而非高难度的任务。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C。
152.【答案】ABCD。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以下方法和建议:(1)教学吸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包括:①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②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③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2)兴趣激发。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包括:①利用教师期望效应;②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③加强课外活动指导。(3)反馈和评定。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4)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5)合作与竞争。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所以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无疑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6)归因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故正确答案为ABCD。
153.【答案】AC。本题考查海德的归因理论。最早对归因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他将归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内归因是行为者内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绪、意志等。外归因是产生行为的环境因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等。稳定性归因是导致行为的相对不变因素,如内在的能力、气质,外在的工作难度等。非稳定性归因是相对易变的因素,如内在的情绪、外在的机遇等。因此,个人的性格、气质是个人内部的且相对稳定的特征,属于内部、稳定的归因。故正确答案为AC。
154.【答案】BD。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激发。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反馈由那种设计用来给学生以有关他们能力的信心的东西,如表扬、鼓励等组成,如“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真的很努力”“你的确是一名好学生”“优秀的工作”,或者显示学生的表现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为如何改进提供特别建议。B项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属于积极反馈。D 项肯定了学生的积极表现,也给予了建设性建议,属于积极反馈。B、D两项正确。“下一次试着做得更好”“在写之前好好想想”要么空泛,要么只是说明了结果,因此既没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没有给予建设性建议,属于无用的反馈。A、C两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D。
155.【答案】ABC。本题考查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⑤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题干中,物理教师提出“路边的电灯怎么控制”的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激起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这一问题新颖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由“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可以看出,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故正确答案为ABC。
156.【答案】ABCD。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要想使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①必须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②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故正确答案为ABCD。
判断题
157.【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同原有知识一起,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两个重要的一般因素。但是两者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同的。原有知识作为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决定新的学习是否成功;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决定新的学习速度的快慢。通过同化过程,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学习动机通过集中注意和加强努力来促进新的学习。因此,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而原有知识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故表述错误。
158.【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作用与学习活动关系的远近,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是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相比,稳定性与持久性都比较低,容易受到一些偶然因素或情境变化的影响。故表述正确。
159.【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先行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题干中,因为感觉任务难以完成而放弃了瘦身计划,属于效能期待低,而非结果期待低。故表述错误。
160.【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实践意义。在学校中,期望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这两种期望都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在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应使那些因成功而期望过高的优秀生适当降低期望值;使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甚至没有什么期望)的后进生适当提高期望值。期望总是太高,难免达不到,达不到就会情绪低落,失去信心;期望总是太低,会导致学生逃避学习。这两种情况都会削弱学习动机,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指出在学习上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这样就可促使学生发展恰当的期望。故表述错误。
161.【答案】错误。本题考查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将麦克里兰的理论做了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期望一价值理论。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动机强度(T)=f (成就需要×期望水平×诱因价值)。其中,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M), 期望水平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 诱因价值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I)。一般而言,任务难度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也就越强,所以P与I存在着互补关系,即I=1-P。因此,当个人对行为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减少时,成功的诱因值便会增大。故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