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6 热度:
31.正在专心写作业的学生被要求参加班会,这一活动变化要求学生进行注意的( )。
A.分散B.分配
C.起伏D.转移
32.学生刚开始练习毛笔字时,既要端正坐姿、规范握笔,又要注意写字顺序和用笔力度。这体现了()。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迁移
33.在上课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同学们谁在认真听课、谁在神游、谁在讲话等。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准确性D.注意的集中性
34.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上课铃声等,这些刺激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这种现象可以用注意的()来解释。
A.过滤器模型理论B.衰减理论
C.后期选择理论D.多阶段选择理论
35.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正确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的是()。
A.老师在幻灯片页面中加入一定的声效
B.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
C.老师一上课就强调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D.老师换了一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在教室走了一圈,引起学生注意
31.【答案】D。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题干中,学生的注意需要从写作业主动转移到参加班会,这属于注意的转移。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C。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题干中,既要端正坐姿、规范握笔,又要注意写字顺序和用笔力度,这是同时进行多种活动,体现了注意的分配。故正确答案为C。
33.【答案】A。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题干中,经验丰富的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同学们谁在认真听课、谁在神游、谁在讲话等,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注意的广度。故正确答案为A。
34.【答案】B。本题考查注意的理论。特瑞斯曼提出了衰减理论。他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过滤器是按照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不是完全消失了。该理论指出,不同刺激类型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如自己的名字、危险信号等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从而接受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C。本题考查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对活动的合理组织、对活动的间接兴趣和主体的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活动目的和任务越明确、越具体,对活动意义的理解越清晰、越深刻、越完整,有意注意就越容易引起和保持。C 项“老师一上课就强调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能加强学生对活动目的的理解,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