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主页 > 教师招聘 > 深圳教师招聘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2_深圳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深圳教育|深圳教师人才服务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2..

0755-21049801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分享: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2

发布时间:2025-09-12 热度:

138.当学生违反纪律时,老是抱怨老师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

A.正强化B. 负强化

C. 给予惩罚D. 消退

139.在桑代克的试误说规律中,不理想的行为结果将减小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减少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体现了()。

A.强化原则B. 消退原则

C.惩罚原则D.逃避原则

140.某学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子上时,就不再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受到了()。

A.正强化 B. 负强化

C,惩罚D.塑造

141.电影、电视和儿童故事书中所描述的偶像型人物,他们的行为背后所暗藏的勇敢、智慧和正义等性格,旨在引起儿童的()。

A.直接模仿B.综合模仿

C. 象征模仿 D.抽象模仿

142.防御反射属于 ,这种反射是。()

A.条件反射;先天的 B.无条件反射;先天的

C.条件反射;后天的 D.无条件反射;后天的

143.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在性质上属于()。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观察学习 D. 顿悟学习

144.对负强化理解错误的是()。

A.负强化的目标是激励良好的行为

B. 负强化在学生表现不好时使用

C. 负强化的结果是愉快的

D. 负强化是正在受惩罚学生表现好时使用

145.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中的()相一致。

A. 动机原理B. 强化原理

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D. 成熟概念

146.如果我们想建立某种条件反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同时呈现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

B. 先呈现中性刺激,紧接着呈现条件刺激

C.先呈现无条件刺激,紧接着呈现中性刺激

D.先呈现中性刺激,紧接着呈现无条件刺激

147.某学生时常违纪,被调剂到班风班纪良好的班级后,受到同学的影响,违纪行为暂时表现得少。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A.情绪唤起效应 B.习得效应

C. 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

138.【答案】A。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提高反应概率的手段。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加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增加了(反应概率增加),所以是强化;而学生之所以不良行为增加是因为一旦他们出现这种不良行为时教师就对他们大喊大叫,这种大喊大叫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关注,是他们所期待的愉快刺激,这就是正强化。故正确答案为A。

139.【答案】C。本题考查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认为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并提出三个行为法则,即强化原则、惩罚原则和消退原则。其中,惩罚原则是指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也就是说,不理想的或受到惩罚的行为结果将减少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减少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题干所述体现的是桑代克的惩罚原则。故正确答案为C。

140.【答案】B。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某学生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子上时,就不再被提问,其中“不再被提问”是撤销了厌恶刺激,学生后来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说明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了,所以该生受到的是负强化。故正确答案为B。

141.【答案】C。本题考查班杜拉对模仿学习的划分。班杜拉将模仿学习分为四种类型:①直接模仿。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模仿学习方式。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生活知识与技能大多是经由直接模仿学习来的。②综合模仿。它是一种较复杂的模仿学习方式。学习者经过模仿而学到的行为,未必直接来自某个楷模,而是综合多次所见而形成自己的行为。③象征模仿。它指学习者对楷模人物所模仿的,不是他的具体行为,而是其性格或行为所代表的意义。如电影中所描述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行为背后所暗藏的勇敢、智慧、正义等性格,旨在引起儿童的象征模仿。④抽象模仿。它指学习者观察学习所学到的是抽象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142.【答案】B 。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指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条件反射指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防御反射是指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一些有害刺激所发生的保护性反应。例如,用东西刺激眼睛就眨眼;细小的东西侵人鼻孔就打喷嚏;火烫着手,手就缩回;等等。而这种反射属于先天本能,故属于无条件反射。故正确答案为B。

143.【答案】B 。本题考查桑代克的试误说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与桑代克的“猫的迷笼实验”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点。不同之处在于:桑代克的迷笼实验是刺激情境在前,偶发的反应在后;而斯金纳的“斯金纳箱实验”是自发的反应在前,强化刺激在后。而且桑代克的笼内的无关刺激较多,因此猫要经过大量错误动作的尝试才能辨别有关的刺激(门闩)。相似之点是两种学习都依赖于动物做出自发的反应动作。因此,有些学者便将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模式也纳入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畴。故正确答案为B。

144.【答案】B。本题考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运用负强化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负强化的目的是激励良好的行为;其次,在实施方式上,负强化是正在受惩罚的个体表现好时使用;最后,负强化的结果是愉快的。B 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45.【答案】A 。本题考查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和效果律。其中,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桑代克讲的准备不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属于动机范畴。因此,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中的学习的动机原理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

146.【答案】C。本题考查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要想建立条件反射,需要中性刺激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出现,或者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出现。当条件作用形成后,条件刺激可以像无条件刺激一样诱发有机体的反应。此时先呈现中性刺激,紧接着呈现条件刺激也能形成条件反射,这被称为高级条件作用。A、B、D三项正确。如果无条件刺激先于中性刺激出现,则不能建立条件反射。C 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47.【答案】C。本题考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谴责,会暂时抑制受到谴责的行为。题干中,学生观察到班风良好班级的同学行为后,暂时抑制自己的违纪行为,体现了抑制效应。故正确答案为C。

 


关闭窗口
上一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1
下一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3

相关阅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5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5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5...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拓展篇1...

官方微信公众号

集团总部0755-21049801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

服务部0755-21018135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

市场部0755-21049801

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