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5 热度:
判断题
35.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
3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
37.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38.孩子犯了错,“爹打娘护”现象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39.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4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符合我国德育的疏导原则。()
4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2.疏导原则要求“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43.正面教育是指进行正面疏导,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 )
44.面对孙萌乱拿同桌铅笔的问题,班主任决定采用给孙萌讲道理的方式,让孙萌意识到乱拿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由此可知,班主任运用了疏导原则。()
判断题
35.【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故表述正确。
43.【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德育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教育,即从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以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故表述正确。
44.【答案】正确。本题考查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班主任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孙萌从思想上意识到乱拿别人的东西是不正确的,对孙萌做到了循循善诱,体现了疏导原则。故表述正确。
36.【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题干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是知行统一原则而非因材施教原则。故表述错误。
37.【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平行教育原则。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共同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也称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故表述错误。
38.【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德育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中,“爹打娘护”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违背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而非因材施教原则。故表述错误。
39.【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德育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故表述正确。
40.【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题干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意思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而非疏导原则。故表述错误。
41.【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德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中,“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著名言论,是对该原则的重要论述。故表述正确。
42.【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该原则的要求为: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题干中,“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是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的要求,而非贯彻疏导原则的要求。故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