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1 热度:
11.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工具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12.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泰勒B.斯金纳
C.华生 D.班杜拉
13.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实验的基本过程观点是()。
A.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刺激上的变化,学习是增强条件反应的手段
B.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学习是由刺激转变为消退的手段
C.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D.操作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操作性行为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14.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过程的因素不包含()。
A.观察者自身的特点B.榜样行为的特征
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D.对观察者的强化
15.下列说法中,体现行为主义学派观点的是( )。
A.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
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C.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
D.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16.根据斯金纳的学说,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的行为被称为()。
A.应答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
C.刺激D.反应
17.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叫()。
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D.操作反应
1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被称为()。
A.认知行为主义B.形式训练说
C.共同要素说D.认知学习观
19.吃酸梅流口水是()。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20.强调学生完成作业或回答问题后要及时反馈和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加德纳
C.布鲁纳D.罗杰斯
11.【答案】A。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故正确答案为A。
12.【答案】D。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涉及的概念包括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等。其中,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C。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故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D。本题考查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认为影响观察学习中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榜样行为的特性。榜样行为的显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实用价值等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②榜样的特征。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的榜样,越易引起观察者的注意。③观察者的特点。观察者本身的信息加工能力、情绪唤醒水平、知觉定势、人格特征和先前经验等也影响到观察学习。选项中,强化是影响动机过程的因素,不属于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A、B、C三项均属于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D 项不属于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5.【答案】C。本题考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等人。A项是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B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D项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C。
16.【答案】B。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又称工具性行为,它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故正确答案为B。
17.【答案】B。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如果在狗每次进食前摇动铃铛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在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以后,单独呈现铃声而没有食物时,狗也会产生唾液分泌反应。这时,中性刺激铃声就具有了原来只有食物才能诱发反应的某种力量,从而变成了条件刺激。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故正确答案为B。
18.【答案】A。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成了一种认知一行为主义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故正确答案为A。
19.【答案】B。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其中,无条件反射指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题干中,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无条件反射。故正确答案为B。
20.【答案】A。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程序教学。程序教学的基本观点是:将教材内容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顺序逐一学习,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反馈和强化,最终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题干中,强调学生完成作业或回答问题后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强化,符合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故正确答案为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篇1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篇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篇1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