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5 热度:
单项选择题
22.如果父母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和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
A.主动感B.羞耻感
C.内疚感 D.自卑感
23.某一阶段,儿童的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和被人嘲笑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若儿童能够顺利通过此阶段,就会获得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若不能通过,儿童就不敢积极地面对困难。这一阶段的冲突是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中的()。
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4.如果父母因为“前怕虎后怕狼,左怕狗右怕羊”而不敢让儿童越雷池一步,那么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此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儿童的()。
A.信任感 B.自主性
C.主动感D.勤奋感
25.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人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理论,他将环境系统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学校和家庭、家庭与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 )。
A.微观系统B.中间系统
C.外层系统 D.宏观系统
26.根据塞尔曼对意识观点采择能力的研究,儿童认识到每个人都知道别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仅知道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能够意识到别人的观点。这属于( )。
A.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B.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C.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D.相互的观点采择
27.小明发现妈妈每天要上班,还要照顾他和爸爸,就总想帮妈妈做家务,但是又怕自己做不好。这种表现属于()。
A.儿童早期B.学前期
C.学龄期D.青年期
28.当问及学生徐涛的想法时,他回答:“我不知道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挺好。”显然,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按照玛西亚的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状态理论,徐涛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属于()。
A.同一性拒斥B.同一性达成
C.同一性分散 D.同一性和解
单项选择题
22.【答案】B。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早期(1.5~3岁)的人格发展面临的冲突是自主对羞怯、怀疑,表现为开始出现符合社会要求的自主性行为。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的独立探索愿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动自主的个性;反之,如果父母过分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一种羞耻感。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B。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学前期(3~6、7岁)面对的冲突是主动对内疚,重要事件是独立活动,获得品质“目的”。在这一阶段,发展顺利时儿童对周围世界更加主动和好奇,更具自信和责任感;发展障碍时儿童形成退缩、压抑、被动的人格,产生内疚感。故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C。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其中,3~6、7岁属于学前期,主要冲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主要任务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在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出现思想上的“主动”,要求根据自己的目的去行动。发展顺利者对周围世界更加主动和好奇,更具自信和责任感;发展障碍者会形成退缩、压抑、被动的人格,产生内疚感。题干中,父母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儿童的主动感。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B。本题考查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理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环境有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长期系统。其中,微观系统是儿童成长中直接接触和产生体验的环境,家庭和学校都是儿童成长的微观系统环境。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彼此作用,即它是由多个微观系统环境所组成的系统。题干中,学校和家庭、家庭与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中间系统。故正确答案为B。
26.【答案】B。本题考查塞尔曼的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发展阶段理论。塞尔曼用“霍利爬树”的故事研究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他发现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采择、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相互的观点采择、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其中,处于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每个人都知道别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仅知道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能够意识到别人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B。
27.【答案】B。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其中,学前期(3~6、7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在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出现思想上的“主动”,要求根据自己的目的去行动,即独立行动。题干中,小明总想帮妈妈做家务,是自己“主动”想去行动,属于学前期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
28.【答案】C。本题考查同一性的类型。玛西亚认为角色同一性建立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①获得角色同一性(同一性达成);②同一性拒斥(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停滞);③同一性分散(同一性迷乱、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混乱);④同一性延缓(同一性延迟)。其中,同一性分散的个体未能成功地选择或没有严肃地考虑这些选择,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人生目标未能形成定论,产生迷乱。题干中,徐涛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这属于同一性分散。故正确答案为C。
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拓展篇2...
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基础篇2...
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基础篇1...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拓展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