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5 热度:
多项选择题
29.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小强就喜欢篮球明星姚明,虽然自己的个头并不高,但他积极参加篮球训练,在班级篮球比赛中表现出色。可是上了初中后,他因为个头关系,没能被选拔成为班级篮球赛的队员。他非常难过,对自己喜欢的篮球运动产生了怀疑。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小强经历了哪些阶段?()
A.主动感对内疚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亲密感对孤独感
30.1.5~3岁的孩子渴望自己穿衣服,抢勺子自己吃饭,如果遭遇父母的严苛限制和斥责,则会影响其()。
A.自信心B.安全感
C.独立性D.羞怯感
31.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应该()。
A.把学生当成孩子看待
B.不在他的同龄人或同伴面前轻视他
C.给学生明确指示,让其独立完成任务
D.注意同伴之间的影响
32.下列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教育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发展任务进行针对性教育
B.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C.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D.正视危机以促进成长
判断题
3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对于0~1岁的婴儿,家长应该积极地、始终如一地满足其需要。()
34.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因此前一阶段发展不好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 )
3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繁殖—停滞”阶段提到的繁殖感,是指繁殖下一代的需要。()
多项选择题
29.【答案】BC。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学龄期(6、7~12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这一时期,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儿童的自卑感。题干中,五年级的小强虽然个头并不高,但他积极参加篮球训练,在班级篮球比赛中表现出色,这说明小强很勤奋,经历了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B项正确。青年期(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考虑更多的问题是“我是谁”。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如信念、性格、性别角色、未来的职业选择等很好地整合起来,就会获得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则会出现角色混乱。题干中,升入初中的小强“因为个头关系,没能被选拔成为班级篮球赛的队员。他非常难过,对自己喜欢的篮球运动产生了怀疑”,这说明小强经历了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故正确答案为BC。
30.【答案】ACD。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早期(1.5~3岁)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吃饭、穿衣、大小便)。儿童这种对权利和独立性的渴望常常与父母的要求相冲突。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帮助儿童形成自信心。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严厉要求和限制,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过多的怀疑和羞怯可能会导致个体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故正确答案为ACD。
31.【答案】BCD。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初中生处于青年期(12~18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因此要帮助他们处理好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他们一般愿意以类似成人的行为做出反应,这就意味着;①不应该把他们当作孩子看待;②不应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他们;③要给予明确的指示,让他们独立完成任务;④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CD。
32.【答案】ABCD。本题考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有:①根据发展任务进行针对性教育。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发展任务,要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②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的作用。埃里克森强调了周围环境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因而要培养人格,发展人格,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必须依赖于父母、学校、教师、同伴、团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③正视危机以促进成长。埃里克森将人生各个时期看作重重危机的发展过程,个体与教师所要做的,不是避免危机的产生,而是尽可能将危机化为转机。要教育学生在面对各时期的人生逆境时,能够适应危机,转化危机,从而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④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埃里克森提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故正确答案为ABCD。
判断题
33.【答案】正确。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婴儿期(0~1.5岁)的基本矛盾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发展顺利者的表现:信任自己和他人,获得安全感。发展障碍者的表现:不信任自己和他人,产生焦虑。帮助个体顺利度过该阶段的方法为:家长应该积极地、始终如一地满足婴儿的需求。故表述正确。
34.【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发展过程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的,每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或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的两极之间进行的。故表述错误。
35.【答案】错误。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成年中期(30~60岁)的冲突是繁殖感对停滞感。这里的“繁殖感”是指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还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表现为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致颓废消极。因此,“繁殖一停滞”阶段提到的繁殖感,不仅仅指繁殖下一代的需要,还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故表述错误。
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拓展篇1...
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基础篇2...
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基础篇1...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拓展篇4...